汪峰求婚成功終于上頭條了。同時上頭條的,還有幫汪峰送鉆戒的無人機飛行器。
汪峰終于上頭條了,可人們只關注著汪峰的求婚成功,而忽略了另一個重要信息——無人機飛行器的出現。
中國的快遞業一直為人詬病,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物品運輸量暴漲,快遞員超負荷運轉,人力成本加大,各種問題頻發,導致整個快遞業處于失控的邊緣,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因此我們不難想象,以后快遞員將會被無人機代替。這一苗頭其實早已出現,京東等電商企業已經在北京、深圳等城市測試無人機配送服務。而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無人機送貨的運用更是廣泛。
快遞業的趨勢一定是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科技密集型,所以無人機全面代替人工配送必將是2015年的大事件,中國快遞業也即將迎來“科技”的洗牌。
作為一只站在風口的豬,2015年萬達電商一定會重出江湖。唯一的問題是,由誰來玩?我們如果發起一個投票,得票最高的必須是——王思聰!
少帥王思聰的微博粉絲960余萬,如假包換的網絡大V,有機構調研發現,他的個人影響力是央視微博的數十倍。他的每一次言論都會引來大量關注,甚至已達千萬人喊老公的地步,其號召力絕對是明星級企業家的水準。
而更難得的是,自從現身公眾視野以來,聰少從沒給萬達造成任何負面影響。可以說,聰少在互聯網炒作一事上的拿捏相當到位,他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自身宣傳已經達到最好的狀態。
單在互聯網上的品牌效能上講,一個王思聰堪比許家印砸下10個億組建的恒大足球隊,甚至達到了一人力挽萬達品牌老化的程度。
界認可,圈內人敬稱他為“校長”。它的普思投資在2014年收獲了云游控股與樂逗游戲兩個IPO項目,財務報表讓王健林吃驚。
回頭看萬達電商,一路走來可說是跌跌撞撞,高管出走事件屢見不鮮。如果再無強勢人物接手,太子出山也不是不可能。
柳青出任滴滴打車公司總裁,是鬧哪樣?其父親柳傳志的聯想控股在2009年向神州租車豪擲12億元后,占了神州租車超過51%的股份。柳青在開年的這一舉動,難道是要上演跟父親打對臺的戲碼?
2014年的打車市場被“快的”和“滴滴”瓜分得滴水不漏,下半年又被專車鬧得滿城風雨,在這里我們不討論專車到底合不合法,但要肯定的是2015年各路人馬必定會為專車市場大打出手。
對于10億賭局,雷軍或許是玩笑一句,沒想到董大姐似乎當了真,就這樣撕逼了一年有余。
2015年他們還會鬧下去嗎?我們認為,二人走到一起的機會反而更大一些。
其實雷軍早已不只一次向董大姐拋出橄欖枝了,在最近的一次公開講話上,他明確表態:“如果格力來找我們合作,我們舉雙手歡迎。”示愛之意無需多言。
我們回頭再看2012年的那場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豪賭——馬云VS王健林。這兩位首富可就理智得多了,賭局一出第二天就偃旗息鼓,默契地閉口不談。而王建林亦很快進軍電商,向馬云靠齊。
這兩個先后成為首富的大佬姑且都能罷戰,攜手共進,董大姐還有啥放不下的?
相比于雷軍和董明珠這對歡喜冤家,宋衛平與孫宏斌算得上是雨斷云銷。
融創綠城事件已經過去許久,執意重回綠城的宋衛平以為自己還可以爭一爭,結果是把自己的信譽又賠進去了。背負了更多罵名的他,要拯救綠城,已然更加困難。
再說孫宏斌,對佳兆業“下嫁”的投票秒刪又最終牽手,除了博得一個頭條和圍觀者一樂,只證明了一件事——并購仍是孫宏斌在房地產領域快速擴張的重要手段。
孫宏斌連佳兆業這樣的攤子都急不可待地接手,對上海融綠平臺更加會心生不舍。一旦有拿回綠城的可能性,相信孫宏斌絕不會罷手。
或許在2015年的某一天,我們會發現,宋衛平違約事件變成了一個小插曲,宋孫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最終再度攜手同行。
企業家的分分合合也逃不過“利益”二字,宋衛平與孫宏斌的復合沒什么不可能,因為從頭到尾,這就是一樁生意。
足球產業儼然已經變為了印鈔機,令企業家大佬們欲罷不能,馬云入股恒大、王健林收購馬競,近期又爆出劉強東有意入股杭州綠城,這些馬化騰又怎能坐視不理,一場由互聯網轉向足球場的戰爭即將打響。
深圳紅鉆是中國足壇的一支老牌強隊,而今卻飽受欠薪困擾,一度連球隊的基本運作都無法保證,唯有出售股份尚可解圍。對于同樣出身深圳的騰訊而言,除了看好深足已有的實力基礎外,更有相惜之情。
如果騰訊轉戰足壇,想與馬云的恒大相抗衡,深足無疑是馬化騰最好的選擇。
娃哈哈今年已經28歲了,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宗馥莉的強勢接班已經是眾望所歸的事情,宗馥莉甚至還在媒體面前直言“我會比我爸更強勢”。
而另一方面,國內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讓年輕的宗馥莉感到頭疼。當有媒體問道“難道你要把整個企業都搬到國外去么?”宗馥莉反問到,“當然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什么我不能搬出去呢?”
既然宗馥莉都已經直說了,那娃哈哈的業務重心搬到國外還有什么不可能?
谷歌還能重返中國嗎?從三年前谷歌的退出開始,這個問題就一直被追問。現在我們告訴你,谷歌的回歸也就是2015年的事了。
雖然谷歌在中國的影響力每況愈下,但種種跡象表明,谷歌并未放棄,他們打算卷土重來,而且已經付諸行動。
谷歌中文搜索先是撤下了敏感詞提示,隨后其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在中國出席活動,這是巧合還是計劃?要知道,這個時間恰好是谷歌退出中國內地三周年之際。
實際上,自2014年起谷歌就試圖和中國某通信公司建立聯系,并想通過此渠道和中國政府緩和關系。那么谷歌與中國政府的接觸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們猜測,這次谷歌的回歸計劃并不是執著于PC端的網頁搜索,而瞄準了中國的移動應用市場。目前,谷歌Android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占據90%以上的份額,它當然不想舍棄這一大蛋糕。
買了iPhone6 Plus還有必要買iPad嗎?你的回答是什么?
智能手機和平板唯一的區別就是—— 一個可以打電話,一個不能打電話?告訴你,這是很早之前的界線!現在的手機與平板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界線可言,除非你有錢任性,不然完全沒必要買兩個相似的產品。
那么,iPad還有機會嗎?我們必須告訴你實話——完全沒有……
在庫克的新計劃中,重頭戲是Apple Watch這一類新興產品,在其未來的五大重點業務(iPhone、iOS、Apple Watch、Mac和新興產品)中,儼然已經沒有了iPad的存在!
作為佐證:從蘋果公司發布的數據來看,iPad和已下架的iPod是蘋果僅有的兩個負增長產品。而在去年iPhone6發布會的第二天,iPodClassic從蘋果專賣店下架了。
這年頭,不管是BAT還是傳統企業,都為O2O業務操碎了心。SOHO潘石屹當然也不甘寂寞,啟動了SOHO 3Q玩起了互聯網的短租生意。
SOHO有了O2O感覺,但在互聯網領域畢竟還是個菜鳥,羊年第一個滑鐵盧,說不定就歸SOHO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