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臨近年末,述職總結和來年展望計劃是個熱詞。這幾天見到圈內很多職業經理人朋友闡述了很多2015年酒店業的展望。酒店并購年論、酒店人失業年論、酒店聯盟年論、特色酒店發展年論、傳統未來平衡年論、OTO大行其道論、精準定位論、微創新時代論、中檔酒店搶灘論、文化酒店發展論等等,不一而足。仔細研讀后,站在職業經理人的角度上感覺每個人說的都非常在理,而且具備一定操作性和借鑒性,都是難得的好文。但是,職業經理人肩頭最大的壓力來自哪里?2015年酒店面臨轉型、面臨各項逐步增加的指標壓力如何化解,才是最大困擾。
酒店的投資方,從國有企業占大頭,逐漸轉換成民營,股份制合作為主流,養老型國有酒店逐步退出市場競爭,唯最終利益、利潤論英雄時代成為主旋律。為了利益、利潤、完成各項指標壓力成為我們不得不轉型的最大借口。2015年酒店能否轉型成功,最大的根本點是投資方或者資本掌控者的思維是否有根本轉變?昨夜與行業外朋友交流,受到很大啟示。酒店經理人身在其中,有些問題,圈外人更能清晰認識到癥結所在。在資本力量的壓力下,留給酒店職業經理人發揮的時間和空間愈發短和小了。
?
所有酒店都渴望轉型成功,轉型成功的概念是什么?恢復到酒店鼎盛時期的收益,達到投資方心里的期望值。但是,在當前形勢下,談何容易!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轉型進行了二三十年,都不敢拍胸脯說轉型成功了,小小的酒店業想一蹴而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適合自己酒店轉型的路子就像鄧老所說:摸著石頭過河。別人酒店轉型成功的案例,對你并不一定合適。最多拿來借鑒參考一下而已。結合自己酒店所處的位置、自身條件、市場的需求、費用的控制、服務的升級。
?
產品的研發和認知才是要重點做的。不可否認,這些需要時間去試探市場,博得市場的認可才會大規模推廣,獲得理想的收益和利潤。
?
話說過來了,在銀行貸款、資本借貸的壓力下,投資方或者資本掌控者會給我們多少時間來做市場的培育和擴展。來達到我們所謂的成功轉型。在利息的壓力下、不急功近利的老板有多少?所以,2015年酒店轉型成功的根本還是在于業主方思維的轉變。業主對當前形勢有著足夠的清晰認識,在酒店轉型定位大方向確定的情況下,給職業經理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加上信任和支持,才是酒店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