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風口就是中檔酒店業。身為行業龍頭維也納酒店集團董事長,黃德滿手中已擁有6個品牌、400多家門店,其中九成以上為中檔酒店。好風憑借力,維也納最近啟動“百城千店”計劃——在2017年底之前,在國內100個城市開出100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將是中檔酒店。為了順利實現這一目標,維也納正洽談C輪融資,“上市也在規劃中,大概3年內將完成。”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黃德滿透露。
?
借“風”起舞
?
黃德滿看到“風”,是基于對中國酒店消費需求的分析。在他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理性在同步提升。中產階層的壯大和商旅出行的增多,必然帶來對比經濟型酒店更好、比高星級酒店更便宜的中檔酒店的需求,“這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自然邏輯。”事實印證了黃德滿的判斷。根據酒店業研究機構盈蝶咨詢統計,截至2014年7月,國內中檔酒店品牌為48家,共649家門店,97439間客房;預計截止到本月,中檔酒店門店將可達1100家,客房規模到15萬間左右。
?
做到十幾萬間體量的規模,高星級酒店需要6年,經濟型酒店用了4年,而中檔酒店只用了2年。
?
近50家中檔酒店品牌里,華住旗下星程、全季,到今年底預計可以開到200家以上;其他像桔子、和頤、富驛時尚、山水、鉑濤“三兄弟”(麗楓、??#183;啡、ZMAX)等,門店數都在數十至200之間;此外還有國際巨頭萬豪旗下萬怡,雅高旗下美居、諾富特,以及洲際旗下智選假日等,都布局稀疏;而維也納目前已開業超200家,另有200多家在籌備,無論門店數還是房間數,均居領頭羊地位。
?
在諸多競爭對手眼里,維也納3年內要達到“百城千店”目標,用網上的話來說,“也是蠻拼的”。但黃德滿之所以敢這么“拼”,是因為有業績打底氣——2013年,維也納全系列酒店的綜合出租率增長至96%以上,高出國內經濟型酒店平均水平十幾個百分點,更遠高于高星級酒店。與此同時,單房收入(RevPAR)也增長了8個百分點,達300元以上。
?
“至少10年內,客源不用愁。”黃德滿說。
?
成本控制力
?
目前維也納國際酒店每間房的投資額在10萬~12萬元,按高達96%以上的綜合出租率,不到三年就可以回本。“要把錢花到實用的地方,而不是搞形式。”黃德滿說,高星級酒店往往既有泳池又有SPA,既有多個不同風格的餐館又有夜總會,“但有幾個是住客都會享用到的呢?大部分是白白買了單。”因此在維也納,從設計到裝修到配套,都緊扣“實用”兩字,力求不讓住客花冤枉錢。而在運營成本方面,比如在客房管理上,國際品牌中檔酒店每100間客房平均需要50多個管理服務人員,維也納只要26個。
?
潛力巨大的市場和自身競爭優勢,給了黃德滿以信心。在2017年的“百城千店”之后,還有2022年之前的“千城萬店”計劃。而這目標中的千城,必然包含國外城市。“我期待有一天,在紐約曼哈頓的萬豪、四季旁邊,開一家維也納的五星級酒店。到時如果我們的房價比他們貴,開房率還比他們高,客戶滿意度也比他們好,那維也納這個品牌就算比較成功了。”黃德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