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H world”概念推出,讓傳統酒店人,集體失語。這位了不起的、自稱不懂酒店的業界人物,用他的合縱連橫構建了一個偉大的酒店未來帝國,更讓人有些失重的是,他還同時在構建一個酒店業的生態體系,這與從海航的連盟就能看出華住酒店想做什么。他是季琦。
傳統酒店的資深人士會說他們不懂酒店。在許多場合,那些身著西裝,貌似專業的酒店人對新進入酒店業的“野蠻人”的不屑。馬云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說:“我和彭蕾都不懂技術,但我們知道誰比我們更懂技術。我們是有了方向去找技術。”正是這些有了方向的人,比我們走得更快。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是:酒店業的未來正在被他們改寫。
傳統的酒店業,感覺到市場的殘酷無情,象冰冷的海水一樣,沒過了頭頂,讓人窒息。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只是沒想到這么快。前幾年豪華酒店在市場上的高歌猛進,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實比想象中更加荒誕。有人還在抱守著傳統,期待著再一次市場救命奇跡的出現;有人已經奮起而轉型,未來就是在我們跨出的一步之遙;有人還在為沿著過去成功的軌跡前行而自喜,有人已清醒地認識到,不能用我們的過去管理我們的未來。
任何用過去和現在來揣測未來都是困難的: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包括我們所傳播的一切,有一半可能都將是錯的。
我們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覺去感受:2015,酒店業在傳統和未來之間,將會發生什么?
平臺建設:酒店管理公司的平臺建設將成為持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與中國酒店業數量嚴重不成正比的,是我們管理公司的平臺建設的嚴重滯后。過去的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諸多區域性酒店管理公司靠得是一家旗艦店孵化多家管理店的方式,在做著所謂的集團化管理。集團,是重資產關聯。用“家族化”的管理模式來推動本該市場化的酒店管理,沒有平臺,沒有系統。能夠把平臺做好并能在市場之中開疆辟土的公司,屈指可數,開元酒店可以說是其中之一吧。“孵化”管理模式之下的酒店,突出的能力是酒店的產品端;而苦于沒有平臺支持,客戶端的持續服務能力下降。OTA就是乘機把客戶端的事給做了,才讓酒店活得如此苦不堪言。
客戶端做不好,談什么情懷都是扯淡。
連鎖暗戰:連鎖管理能力是傳統酒店行業命門所在。
傳統管理公司的平臺建設跟不上,對各酒店的產品與服務也就沒有控制力。有聯無鎖:不是不想“鎖”,是真心鎖不住。
我們每年有集團幾十強,有沒有連鎖幾十強?集團化,是資本概念,行政管控;連鎖方式,靠的是平臺、技術、品牌、標準和會員體系等。前段時間,聽金陵酒店管理公司陳雪明總裁演講:中國酒店三十年來,培養了一大批酒店經營性人才,但卻嚴重缺乏管理公司化的人才。
在連鎖管理方面,經濟型酒店完勝目前的集團軍。他們上來就直接按連鎖模式,走的是“品牌+資本+連鎖經營”的路子。
沒的控制力就沒有復制,也就沒有體系化的發展。這一年,有許多酒店集團猛扎進中端市場,但如果還是走的集團化路子往前沖,很難看到能走多遠。單店神話不等于連鎖復制。傳統酒店業的老大們,得重新補課。
客戶數據:客戶數據獲取、分析、優化和管理能力才是未來酒店管理者真正應該關心的事兒。
傳統酒店的管理者,從來只關心GOP,入住率,單房收益,可是,互聯網思維的眾人,從我們傳統管理偷去的,卻是酒店的真正財產:客戶數據。
2015年,聯盟、共享,將會是傳統酒店會員管理的大勢。2014年城市名人與開元會員共享已經打開了這扇門,估計2015類似于航空“星空聯盟”的會員共享大戲會進一步上演。泛會員概念將會被淡化,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會員。客戶是一朵云,偶爾停留在你的波心。他在你這里飄過,在你的芳心留下了印痕,你就應該單相思一下:采集,分析,利用,搞懂了客戶的心思,才會有下一句:約吧。
結合新技術建立的服務平臺將會真正帶給酒店經營上的突破,酒店社區化數據平臺,核心客戶數據化管理,實時賓客體驗管理。想想都醉了。
跨界整合:以資本為背景的酒店集團將發生跨行業的整合。
君亭酒店正在上海四川北路上推出的酒店,酒店大堂功能成為移動商務平臺:整合了酒吧,咖啡,商務生活等全新的模式。與此同時,在杭州火車東站樞紐開出的匯和君亭酒店卻是把一家傳統的四星級酒店完全整合成了社區商業中心酒店。這是產品功能與服務功能的新商業模式整合,步子有點大,先飛一會再說。
合肥銀泰君亭,酒店與商業綜合體的聯合;在寧波泊非酒店,酒店開在咖啡店里,成為時尚的住宿方式。酒店的創新方式變化太快。讓人有些目不暇接。但我們就處于這樣的時代,跟得上歷史的,跟著歷史走,跟不上歷史的,會被歷史拖著走?別逗了,才不會呢,你就是《黑客帝國》中所描述的,你的使命完成了,數據就會被抹去。目的地資源整合、社區資源整合、商務資源整合,跨界會進一步擴大。這就是互聯網思維。傳統的酒店,占據了最好的市場位置與地段,但在功能整合方面卻是固守傳統的酒店業態。既然是出來賣的,就別端著了,否則客戶干嘛睡你呢?
資本整合的大戲將會更加精彩,讓我們期待。移動支付與酒店,航空與酒店,目的地資源與酒店,酒店業的生態從來就不缺乏想像力。
移動生活:酒店的客戶端設計要更加適應移動生活方式的變化。
如果你現在還在把手上拿著這個跟我們身影不離的電子產品認為是手機的話,那只能說,你就是被市場淘汰的宿命。這是人的全新的電子信息中心。未來的生活方式,與這個小玩意息息相關。記得前幾年,我一直在說,酒店要適應并引導一種生活方式。現在機會來了。
全新的移動電子化生活,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改變了我們的商務交往方式,改變了我們的辦公方式,還是更多的,如醫療,還有購物,所有的傳統方式在移動電子化生存方式面前,都會被重新改寫一遍。
重新編寫一遍我們的工作程序。傳統的銷售人員、市場人員拿著銷售手冊去拜訪客戶。現在客戶卻是在虛擬空間。我們要在虛擬空間就要建立一個聯系的紐帶和服務的方式。整個服務方式延伸到了另一個空間里面了。
變化就是如此強行插入。從了吧。
瘋狂中端:酒店業的中端市場才剛剛登臺。
事情都會朝著糟糕的方向發生。這個定律如果用在酒店業,那就是酒店的艱難日子還遠沒有結束。宏觀經濟形勢與酒店非理性發展所造成的疊加效應才剛剛顯露出來。
剛性需求總是有的。大眾出行、全民旅游也才開始。經濟型酒店依然會有市場需求,與此同時,中端市場也將成為經濟型需求升級與中端消費市場的理性需要。中端酒店的使命是為升級的消費者提供有一定品質的商旅生活。
國際、國內,能有想象力的酒店集團和投資商,都摩拳擦掌。但華美趙煥焱卻認為,我國目前自我定位的中端酒店房價定位不清晰,中端酒店與高端酒店沒有在價格上拉開相應的差距。我國高端酒店供大于求的格局致使房價向下的情況封殺了中端酒店的房價想象力,對中端酒店的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
酒店業的本質是體驗經濟,中端酒店的發展必須順應這一發展潮流。筆者在實踐中總結出了符合中國市場的中端精選酒店特征:投資規模中端,有品質的核心產品,適度的消費,吻合當地市場,精選的服務產品。
太多的“概念”會透支已經重負的中端市場。一大批存量的中端酒店在尋找風向標過程中,期待自己的歡喜冤家出現。
知易行難。對于即將到來的2105,我們踐行在思考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