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幅度降低籌備期費用。新的通訊解決方案,節省綜合布線、電話購置和交換機購置費用;
2、提供更好的酒店服務。使用顧客手機通訊更加符合顧客習慣,無論是通話位置還是通話方式,顧客撥打電話時,酒店員工可以得知來電顧客的姓名、歷史消費和喜好;
3、更低的運營費用。
與之相關的,近日內的三個新聞值得關注:
2014年11月11日24:00,天貓交易額創出571.12億元的歷史新紀錄,其中移動終端交易占比從2013年的15%達到到45%,一年內暴增300%,甚至在最初的幾分鐘,移動終端達到70%,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成為大多數顧客非常“熟悉”和“習慣”,甚至“不可缺少”的設備,“躺著娛樂”已經成為習慣。
11月11日晚間,騰訊推出微信電話本,打出“高清免費通話”的標語并廣而告之,反問酒店:連高清通話都免費了,酒店還有必要為客房電話在籌備期投入上百萬成本嗎?
中國移動和其他電信運營商關于“融合通訊”的系列新聞,其本質在于將語音、短信等統一為數據流。
在移動通訊越來越便宜甚至逐步免費、視頻通訊慢慢普及、智能終端廣泛流行的時代,酒店客房電話依然在“抱殘守缺”,其實,客房電話是明顯的“雞肋”——保留:用處很少、投資不小,取消:怕顧客不習慣(住友集團布丁品牌采用了內部客房電話的方案,隱居酒店使用微信作為通訊服務工具)。在客房無線網絡和智能終端廣泛普及的時代,使用顧客手機作為通訊設備、使用客房Wifi作為數據鏈路,使客房電話的終極革命成為可能。
以下現象也將成為趨勢:
1. 隨身通訊成為可能。顧客不需要再去電話旁邊撥打電話,只需打開APP點擊通話即可,甚至顧客在酒店外,也可以通過4G網絡接入來實現一鍵式服務。
2. 顧客再也不需要去查詢前臺的電話是9還是5。點擊呼叫后,可以在“前臺”、“房務中心”、“餐飲服務”中自行選擇,說實話這比所謂的“一鍵服務”更加方便(許多酒店盡管設定了一鍵服務按鈕,但顧客的各種請求依然要通過電話轉接來實現,帶來了許多不方便。)
3. 響應時間將被統計,成為度量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在飛機上按下“服務”按鈕其實比大喊“空姐”好用得多,原因在于乘客按下“服務”到“服務完成”之間的時間會被統計并作為考核的指標。
4. 總機這一部門會進一步弱化。顧客不會用到轉接功能,只要部門之間熟記電話號碼,總機這個部門就可以被歸并了。
5. 這些預測會首先出現在主打年輕、時尚的酒店之中,目前不太好解決的是衛生間的SOS按鈕,所以這一方案在以傳統客戶的酒店中尚需考量。
如果從酒店集團來思考,新的思考會更多:
1、集團電話網的實現。未來的電話不再是以“酒店”為單位,而是以“集團”為單位,顧客在集團每一家門店的通訊會被匯總和分析,更好的實現“大數據”。
2、集團通訊一體化。未來除了傳統的基于號碼的撥打外,我們還可以基于名稱撥打電話,比如“上海徐家匯店->市場營銷部->營銷總監”,不但更加方便,而且這種撥打是完全免費的。
3、顧客離店之后也可以呼叫酒店了。安裝APP之后,顧客即使離店也可以撥打電話,當然,這個電話通常會被轉接到我們的會員維護中心或者預訂中心那里。
4、顧客之間可以進一步“社交網絡”了。
5、最終,原有的“酒店管家”也許會升級為“集團管家”。試想:當顧客預訂時,無論他想入住集團的哪家酒店,撥打電話,都是他熟悉的Lisa接聽他的電話并完成預訂。無論他入住了集團的哪家酒店,當他問詢、餐飲等各種服務時,每次都是熟悉他喜好的Lisa,操著他熟悉的語言為他服務,在全球化的時代,也許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