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代酒店的管理,雖然是由酒店的地理位置、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價格體系、服務質量等元素組成,但是,其核心還是客戶的消費體驗。而酒店作為一個社會的公眾產業,是一個社會的系統工程,酒店職業人本身所能完成的僅僅是整個管理和服務鏈中的部分環節,而酒店業的上、下游的產業鏈,是否良性運行和循環均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上下游的產業鏈就包括酒店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酒店合作的供應商,不僅僅是指如:家具、布草、餐具、廚房用品、洗衣房設備、酒店清潔設備等傳統意義的供貨商,還包括很多帶有研發和技術性質的平臺、系統的合作商。這些上、下游的酒店產業鏈或者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不僅僅關系到酒店的品牌影響、品牌定位,也關系到客戶的體驗和對酒店的感知,甚至影響到客戶的安全和衍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在過去傳統的酒店管理中,有一種偏見或者狹隘的價值觀,認為酒店和供應商就是矛盾的對立面和利益的博弈。當然,也確實出現過一些缺乏誠信的供應商提供劣質的產品,從而傷害了酒店的品牌和利益;也出現過個別的酒店因為各種客觀或者主觀的原因,長期拖欠供應商的款項,從而影響了酒店行業的聲譽。但是,這些個別的現象,畢竟不是酒店行業的主流和發展的趨勢,否則,中國的酒店業也不可能在短暫期間,發展速度遠遠的超越了歐美等國家。現在,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待事物的認識和價值觀的進一步成熟,越來越多的酒店人意識到:酒店的經營和發展與酒店長期的供應商,應該形成一種合力和戰略聯盟。我們也發現:很多的國際或國內的酒店集團或連鎖品牌的酒店有著自身固定的長期供應合作伙伴,很多的餐飲連鎖或者飲食產業有著自身固定的物流伙伴或者中央配送廚房或者配送中心,酒店與這些和酒店自身的戰略發展匹配的長期合作供應商,建立了良性的長遠合作戰略聯盟。
筆者作為見證了中國酒店業近二十多年的歷史發展的從業人員,也長期奮斗和堅持在酒店實踐的管理中,以一種發展的眼光,就現代中國酒店與長期供應商的戰略聯盟來分享個人的觀點,供中國酒店業的同仁借鑒和參考:
1、酒店與供應商之間應建立利益平衡點和平等的合作關系:酒店在對客經營,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而供應商也在做生意,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酒店與供應商的核心目標都是一樣的,但是雙方要建立互惠互利的長期合作戰略聯盟或者合作伙伴關系,就需要雙方共同把握一個度的問題,這個度就是尋求酒店與長期供應商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就是所謂的“雙贏”。而要真正找到雙方利益的平衡點,關鍵要使雙方都建立在“相互誠信”、“利益共享”、“平等合作“的原則和基礎上。
2、供應商為酒店提供了產品研發的平臺:據初步的估算和官方權威數據披露,中國的酒店各類用品的年采購總量不低于200億,國際或者國內的高端酒店品牌都有自身的品質標準和品牌特性,甚至需要“私人訂制”。但是,酒店的經營和管理者僅僅是該產業鏈或服務鏈的其中一環,而供應商作為酒店行業產品的上游提供者,往往具有非常強的產品專業性和技術性、倉儲能力、以及產品研發的條件和生產線。因此,建立長期合作的供應商戰略聯盟,有利于供應商為酒店的品質標準或者品牌創新,甚至“私人訂制”來提供產品研發的平臺,從而進一步的對酒店未來管理和運營、在行業的競爭力都將產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3、酒店為供應商提供了客戶體驗的載體:我們都知道,高端酒店出售的是一種消費的體驗,而不僅僅是產品。星巴克,它賣得不僅僅是一杯咖啡,而更多是營造一種“星巴克體驗”;耐克,賣得不只是運動鞋,它所出售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運動精神,這才是它們這些世界品牌的成功關鍵。而酒店上游鏈條的供應商為了適應客戶和酒店的不斷求新、求變的發展需要,必將會進行持續的產品創新設計,引領時尚,在酒店用品的創意設計上,既要圍繞客戶的核心需求,提供滿足客人的關鍵功能性的體驗,也要匹配酒店來挖掘和融入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時尚文化、主題文化等文化和創意元素,甚至要就地取材,打造出融合現代、時尚和傳統文化元素的酒店用品。而如今已經成功或正在成長的酒店供應商,在它們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都需要客戶消費的場所--酒店,為其提供客戶的體驗,來檢驗和引領產品的研發方向和創新趨勢。因此,酒店與供應商建立了戰略合作聯盟,將使得酒店成為供應商提供客戶體驗的重要載體。
4、 酒店與供應商可以資源整合,實現跨界營銷:我們很多行業的專家,在不斷念叨要跨界經營、要業態整合。上海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何建民先生曾經指出:跨界的含義是什么? 就是:橫向思維,以新的市場、新的需求機會為導向,突破原有的市場與資源;合作的含義就是各個合作主體互相利用各自的機會,資源競爭力達到共贏的目的。例如:很多的國際、國內的品牌酒店在大堂設立了“私人訂制”的酒店特色產品對客售賣,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聯盟的酒店與供應商就可以利用和整合各自的資源,實現成本最小化的跨界營銷的合作模式;每年一度的酒店月餅銷售,酒店與供應商就可以根據該時令性的產品銷售的特質,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品牌優勢、進行資源整合,跨界營銷,從而達到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5、酒店與供應商應該來共同承載社會責任:酒店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而與其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很多也是初加工的產業。不論是在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社會公益承擔、社區責任等諸多方面均應該來共同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通過酒店與長期供應商建立的戰略合作關系,來共同簽署和承諾社會的責任。著名演說家約瑟夫.米歇利博士在其《星巴克體驗》一書中寫道:星巴克為了保障其采購的咖啡的質量,為全球采購的咖啡實施了一套隨時間演進的行動綱領,如果咖啡供應商符合其品質標準,經過獨立評估后,將成為其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經過雙方的協商,星巴克會長期溢價來采購這些固定的供應商的咖啡,目的就是要確保其原材料品質標準及食品的安全,從而維護其品牌標準和社會責任。
因此,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已經不能完全靠單打獨斗贏天下的年代,需要的是我們酒店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資源整合能力,持有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形成酒店行業上、下游服務鏈條的戰略合作聯盟,去共同為中國酒店的事業發展和繁榮,做出最大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