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希爾頓在華的擴張規劃,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一位高管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在希爾頓全球酒店市場中具有很重的地位,公司也非常看好中國的酒店市場。在他看來,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留給新酒店的機會已經不多,但二三線城市經濟發展較快,消費潛力巨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曾對全中國城市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顯示,未來中國具有百萬人口的城市將超過200個。同時高鐵的發展也帶動了沿線城市的發展,使這些城市的旅游市場日漸成熟,其中很多都是二三線城市。
事實上,希爾頓并不是首家盯上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國際知名酒店集團,雅高、萬豪、喜達屋、洲際、四季等大型國際酒店集團也早已將對二三線城市的培育計劃提上議事日程。在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看來,這些酒店大鱷在一線城市全面比拼開店數量、品質指標的同時,已將競爭逐漸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刺刀見紅”的激烈競爭已越來越明顯。
不過,在高星級酒店經營受政策沖擊之時,國際酒店大鱷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的時機遭遇不同的聲音。據一位外資酒店高管介紹,多數大型國際酒店連鎖集團,是在2012年節儉令發布前相繼決定進駐中國二三線城市。當時雖然中國經濟出現減速,不過各公司認為地方經濟將保持高增長。
譚閣美酒店管理集團副總裁侯利也認為,新開業的酒店一般至少要提前三年規劃,高端酒店規劃周期更長。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目前在中國籌建140家酒店顯然是早就謀劃布局好了中國市場。
此外,趙煥焱指出,過去大型城市綜合體、商圈、CBD的興建一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如今,萬達、保利這些大型開發商都把觸角延伸向了內陸腹地,這也是國際酒店集團向二三線城市布局的一大原因。
在一位具有多年酒店管理經驗的人士看來,這些國際酒店集團突然加碼中國二三線城市,未來前景如何還很難說。因為一些二三線城市酒店市場需求不大,加上現有的一些存量,市場趨于飽和。此外,中國二三線酒店市場中目前仍以單體酒店為主,這部分大約占到70%,連鎖酒店只占到30%。一些城市需要的是將已有的單體酒店連鎖化,而并不是數量上的增加。
事實上,如今國內的二三線城市高端酒店也正在加速優勝劣汰。資料顯示,洲際酒店集團曾因經營問題,與廈門、東莞、三亞等多家酒店業主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