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秋五霸第一霸主的齊桓公,他的才干、性格、品行、德操,均沒有什么明顯過人的特別之處,甚至還有著斑斑劣跡,荀子說他和自家姑姨姊妹亂倫者七人,后來的大儒們也都羞于談?wù)撐灏缘墓适隆?/span>
????但在齊桓公的時代,他的確是當(dāng)之無愧的霸主,無論他怎樣揮霍無度,他的國民們卻并不覺得他奢侈。那么,作風(fēng)毫不正派、毫不清廉甚至荒淫的齊桓公,究竟又憑什么可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呢?
????在《管子》這部書里面,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齊桓公打算通過增加稅收來充實國庫,他就去咨詢管仲,兩人間這樣交談:
????桓公:“我打算對我國居民的房屋進行征稅,來充實國庫,你覺得怎么樣?”
????管仲:“這就等于是叫房屋漲價,讓大家都住不起,最終會把建成的房屋都毀掉。”
????桓公:“我打算對山上的林木征稅,如何?”
????管仲:“這就等于是在鼓勵大家快速砍光尚未成材的樹木,很快就荒成一片禿山?!?/p>
????桓公:“我打算對牲畜征稅,如何?”
????管仲:“這就等于濫殺牲畜,不讓它正常的繁殖?!?/p>
????桓公:“我打算征收人頭稅,如何?”
????管仲:“這就等于讓人們故意隱瞞人口的實際數(shù)字?!?/p>
????桓公:“我打算征收車馬稅。”
????管仲:“這就等于是把有車的人都趕到國外去。”
????兩個人就像說對口相聲一樣,齊桓公每說一句想要征稅的話,立馬就被管仲當(dāng)場否決掉。
????收這個稅也不行,收那個稅也不行,最后,齊桓公急了,不征稅,那我們這個國家的財富從何而來?你還叫我怎么當(dāng)國君?
????管仲聽了,不慌不忙,說了這樣一句話:“唯官山海為可耳?!?/p>
????“官山?!保@個詞就出自《管子》,什么意思呢?
????齊國在今天的山東靠海一帶,土質(zhì)堿性,不適農(nóng)耕,如果和其他諸侯國一樣去拼農(nóng)業(yè),則處于劣勢,毫無競爭力。但因為靠海,先天的漁、鹽資源非常豐富,這種優(yōu)勢則又是別的諸侯國所不具備的。
????鹽,作為生活的必需品,誰都少不了。管仲主張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優(yōu)勢,控制食鹽專賣,通過商業(yè)活動從中謀利,而不直接征稅。
????這樣,表面上沒有加重任何賦稅征收,納稅人也不覺得有什么負擔(dān),政府卻在不知不覺中獲取了大量的財政收入,又控制了食鹽流通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般來說,國家機器是不從事生產(chǎn)的,一旦脫離了稅收,便無法繼續(xù)支撐運行。但管仲自有高招,他不但不增稅,反而還減稅免稅,在桓公上臺后第十九年,實行了大減稅政策,成為稅率最低的國家。
????這樣一來,到齊國發(fā)展,就成為當(dāng)時天下各國商人們無法拒絕的最佳選擇,有錢人紛紛跑來齊國投資,齊國焉能不強?另一方面,齊國專賣的食鹽,高價流入各國,各國的黃金也就潮水般涌入齊國。齊桓公大賺特賺了天下各國諸侯們的巨額財富,闊綽到足以讓他買來第一霸主的地位,卻沒有向他的人民多要一分錢。
????這就是利用自身優(yōu)勢資源賺取他國財富的典型案例。
????在強國如林、大國爭霸的時代,一個好的君主,不是說性格好、道德高、有修養(yǎng)、有禮貌、善良仁慈,就是好了,這些都是虛的。管仲非常清醒,他是最務(wù)實的人。
????一個執(zhí)政合格的君主,或許有著諸多的標準,但最基本的兩個硬指標則是:
????1.對內(nèi):是否能夠讓你管轄范圍內(nèi)的人過的更幸福。
????2.對外:是否有能力有本事賺到其他外國君主的錢。
????因為在競爭的局面中,君主的對手,必須瞄準其他的君主,你沒有能力賺他,他必然賺你。
????酒店點注:廚師鼻祖伊尹說:治大國猶如烹小鮮。其實,管理酒店和治國亦有異曲同工之處。齊桓公之所以能成為春秋第一霸主,得到大家擁護,能聽的勸和建議是一個好的品質(zhì)習(xí)慣。其次君主執(zhí)政合格放在酒店層面也是凸顯兩個基本道理。1.你能不能讓你的下屬過的更舒服、工作更開心、全方位收益更多;2.你能不能為酒店為業(yè)主賺到更多的錢。不管你是何種性格,也不管你信奉什么理念,能達到這兩個標準,就是合格,否則不及格。不及格的也就自然而然的會被淘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點,甚至惡習(xí),但這并不妨礙你成功。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還都有著上天賜予我們的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同樣,每一個酒店都有自己的優(yōu)劣勢,比如:酒店餐飲散客生意不好的,但如果有場地,可以主攻婚宴、會議、培訓(xùn)等團體市場。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才可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你,就是你的君主!酒店總經(jīng)理謹記!(文:濮陽悅?cè)A國際酒店?黃鵬岳)
責(zé)任編輯:郭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