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的工作看似穩定,其實越是這樣企業面臨的風險越大。長期的安逸會讓工作失去激情與斗志,因此作為管理者要考慮如何去激發工作的情緒,我們不能保證每天都讓所有員工保持亢奮狀態,但我們可以讓大家在這一段時間內去共同承擔一件事,沒有任何雜念的去干一件事。也許你在管理上對一個流程進行創新,會節約用工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浪費;也許你在經營上的一個環節創新,就會創造價值、提高利潤。創新就是打破瓶頸、激發熱情的助力器。在此談一談我個人的觀點:
????對于未來的發展,我不敢妄自揣摩,畢竟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但可以分析一下它的勢頭,眼下應該怎么做,以后往哪方面發展,李總理講過:干一寸,勝過說一尺。國內酒店業發展迅猛,面積大地域差異大、文化差異也大,在國際流行的東西未必在國內就有效果;換句話講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流行的東西,即便復制三四線城市甚至再往下,未必都行的通。因此,酒店也屬企業的一個分支,做企業任何創新內容都要結合當地,入鄉隨俗!
????經營者要關注政策走向,從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們如沐春風,對于酒店業來講確是寒風凜冽,作為酒店人我感同身受。無論從主席到總理的講話,我們都能看的出這屆政府的自信與務實,這絕不是走過場。反腐力度之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包括前階段的東莞掃黃,基本上在大眾眼中,酒店就是高大上的代表之一,現在是互聯網市場競爭時代,流行線上線下、跨界競爭,不轉等死、轉不好暈死。也許隔壁賣包子的明天做電子產品很成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做企業不僅要看到同行競爭、還要考慮跨界競爭,市場的局勢倒逼著你必須轉型。
????品牌與產品
????品牌是靠企業自身通過努力樹立起來的,你給別人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就決定你品牌的形象。現在很多知名社會餐飲與酒店在積極的接地氣、面向大眾,調整客源與產品定位,這是符合目前發展的。在起初八規六禁剛實施時,一些高大上的酒店突然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原因在哪?政策影響到了他們的客源定位,那段時間也有不少高精尖的廚師下崗吧,就連酒店的下游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家酒店,在那附近有一家專門做燕鮑翅的,突然有一天發現改名餃子館了?!這個頭調的真快,一下就接住地氣了。政府要求的杜絕鋪張浪費,花錢花到刀刃上,不能動不動就燕鮑翅了,但沒有取締這些,不讓吃了。把一些水分擠掉也是好事,否則茅臺價格會是現在這樣嗎。主席吃一頓飯21元火了慶豐包子,調研蘭考估計讓河南燴面又火一把。這也是在給外界傳遞一個訊息,酒店行業不能孤芳自賞,讓大眾消費的起,你的效益一樣能達到,以前酒店的定位是服務有支付能力的人,我覺得現在定義一下:服務有支付能力的大眾群體。返璞歸真,結合當地的普遍薪酬,從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產品,改變一下自己品牌的形象,不能讓大伙一聽到這個牌子,不敢輕易進去,每個萬兒八千的出不來?!酒店行業的很多前輩、專家都在酒店轉型創新之路上,出謀劃策,因此我們應該感謝他們,大家都在積極的調整,其實這樣挺好,把不是這副牌里的都挑出去,也不錯。
????關于定位
????定位決定一個企業的發展走向,并不是隨大流都是好事。關鍵在于對目前政策的把握、市場的了解、當地的風俗。我現在服務的企業主業是做紡織的,目前的行情低支紗不好賣,但決策層早早的就看出了端倪及時調整定位,生產高支紗,行情來了我們已經提前預防過了。
????過去開店講位置、位置、還是位置,現在開店講定位、定位、還是定位。定位失誤,位置好也不行。酒店如何創新經營與管理的模式,還是要結合當地的情況,大眾的喜好是什么?能接受的價位是多少?當地的薪酬情況是個什么樣?消費的主體偏重哪邊?了解這些板塊,投建酒店時就可以重點打造那一塊區域。創新就是將預想到的能夠實際中做成的,但所有的創新都需要多聽、多看、多交流、多融合,否則想法都沒有,創新更不用談。
????關于服務
????服務是唯一用小成本換來大收益的手段,服務上的創新在于管理的跟進,與硬件創新相比,成本小多了。酒店人應當多了解行業的主流趨勢,我曾經說過:跟風快了也是創新。等到別人都做了,你才去做那就不是創新了,真成跟風的了。所以,我一直主張多走出去,不同的地域感受不同的文化與形式,帶回來!當地還沒有的,你做了在這里就是創新。服務酒店人都在研究怎么去做好,怎么讓客人滿意加驚喜,其實以前的東西也有很多不錯的,未必現在都能傳承延續下來,比如說:酒店里三到“人到、茶到、面巾到“,現在都還在做嗎?未必吧,你所在的區域都去感受了嗎,如果沒有就用上,別人跟你學你就是創新!服務,好的東西保留,創新其實很廣泛,不能局限在一個思維里,非得整別人沒有的,好的東西重新拾起來加以完善,客人喜歡就行了。
????酒店創新就是要入鄉隨俗,了解你所在的城市,不能拍腦瓜很想。走出去引進來、好東西拾起來。經營上以客人為中心,管理上以員工為中心,你的思路會更開闊。
責任編輯:郭品鑫